close
標題:

在歷史上,諸葛亮是否真的有草船借箭&空城計?

發問: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在歷史上,是否真的有草船借箭&空城計? 咁什麼是真人真事(about 諸葛亮)? please ~ thx!! ~ 更新: 急! 更新 2: 咁什麼是真人真事(about 諸葛亮)? ~ it is the main point !!! 更新 3: ~~~~~~~~~~~~~~~~~~~~~~~諸葛亮有什麼事跡?????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it it the main point.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最佳解答:

有關於草船借箭: 草船借箭是小說《三國演義》中的其中一節 正史中並無記載, 而《三國演義》作者羅貫中寫的「草船借箭」的靈感該是來自赤壁之戰中, 孫權渡江探敵時所發生的事 《魏略》 「權乘大船來觀軍,公使弓弩亂發,箭著其船,船偏重將覆,權因迴船,復以一面受箭,箭軍船平,乃還。」 孫權在江中觀察曹軍, 但被發現了。曹營亂箭射向吳船, 吳船的一面中箭過多, 有令船隻翻沉的危險, 所以孫權命人把船迴轉, 讓船的另一面也受箭, 而令船隻平衡,然後撤退。 但《魏略》的真確性卻使不少網友及歷史學家質疑, 而裴松之所著的《三國志》中 則說「權乃自來,乘輕船,從灞須口入公軍。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,欲擊之。公曰:「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。」敕軍中皆精嚴,弓弩不得妄發。」 「草船借箭」是真有其事還是《魏略》得個「吹」字? 都不得而知了 2008-03-11 20:19:55 補充: 而「空城計」呢 歷史上亦無諸葛亮使有關戰術的史載 但卻另有一載 《三國誌》引《雲別傳》 「曹公爭漢中地,運米北山下,數千萬囊。黃忠以為可取,雲兵隨忠取米。忠過期不還,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,迎視忠等。值曹公揚兵大出,雲為公前鋒所擊,方戰,其大眾至,勢偪,遂前突其陳,且鬥且卻。公軍散,已復合,雲陷敵,還趣圍。將張著被創,雲復馳馬還營迎著。公軍追至圍,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,翼欲閉門拒守,而雲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。公軍疑雲有伏兵,引去。 雲雷鼓震天,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,公軍驚駭,自相蹂踐,墮漢水死者甚多。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 ,曰:『子龍一身都是膽也。』作樂飲宴至暝,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。 」 2008-03-11 20:19:58 補充: 情況跟「草船借箭」一樣, 除了都不是諸葛亮所使用 更有一個同樣的情況出現, 《雲別傳》和《魏略》都被歷史學家質疑其可信性! 有些人說陳壽既引此傳, 亦不會相差得太離譜。 本人對此種看法「想非同其意」 然而, 歷史就是歷史, 現代的人除了考古發現外, 研史的途徑就只有歷史書傳, 而我們能夠證實這些史料誰對誰錯的能力不高。與其沒有證據的說「史非此」, 何不相信它呢? 2008-03-11 20:32:54 補充: 而有關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大概可由「五次北伐」中看出 2008-03-12 06:16:47 補充: 基本上, 第一次北伐的議論最多, 魏延子午谷, 聲東擊西, 馬謖之死等 那就先談談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的戰略佈局 《三國誌.諸葛亮傳》 「六年春,揚聲由斜谷道取眉,使趙雲、鄧芝為疑軍,據箕谷,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,戎陳整齊,賞罰肅而號令長明,南安、天水、永安三郡叛魏應亮,關中響震。」 《三國誌.趙雲傳》 「五年,諸葛亮駐漢中。明年,亮出軍,揚聲由斜谷道,曹真遣大眾當之。亮令雲與鄧芝往拒,而身攻祁山。」 此為「聲東擊西」之計 2008-03-12 06:20:33 補充: 有關魏延的子午谷之計的成效, 因為字數詔多的關係, 引本人(諾大人)較早前在「香港討論區」張帖的帖子。 http://www4.discuss.com.hk/viewthread.php?tid=6602892 本人在此帖亦有作其他回覆, 閣下有需要的可以作為參考 2008-03-12 06:22:51 補充: 而關於「馬謖之死」, 亦是同樣的情況, 因為字數過多的關係, 引本人(fd底)較早前在「貓貓論壇」發表的回覆。 http://www.catcatforum.com/discuz/viewthread.php?tid=985678&page=14#pid14113391 2008-03-12 06:27:40 補充: 第一次北伐總結 是次北伐的戰略佈局非一般將領能掌握, 雖然北伐是失敗了(原因可從「馬謖之死」看出), 但他的軍事能力的的確確是存在的。 2008-03-12 06:30:18 補充: 五次北伐的戰略佈局也在此處 http://www.catcatforum.com/discuz/redirect.php?fid=414&tid=900783&goto=nextnewset 2008-03-12 06:38:11 補充: 《三國演義中》的諸葛亮和《三國誌》的諸葛亮 基本上, 諸葛亮在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事跡大部份都是《三國演義》虛構的 火燒博望坡, 借東風, 三氣周瑜等。 而「七擒七縱」則被歷史學家列為野史。 2008-03-12 06:43:12 補充: 而「三顧草蘆」則有以下史載 「時先主屯新野。徐庶見先主,先主器之,謂先主曰:『諸葛孔明者,臥龍也,將軍豈願見之乎?』先主曰:『君與俱來。』庶曰:『此人可就見,不可屈致也。將軍宜枉駕顧之。』由是先主遂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」《三國志.諸葛亮傳》 留意最後那句「由是先主遂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」 「三顧」是真有其事 2008-03-12 06:44:58 補充: 第四個回答, copy維基很悶嗎? 連「編輯」二字也不改? 2008-03-12 06:55:42 補充: 「諸葛亮一向行事謹慎, 蜀軍跟魏軍在物質與國力上有很大差距, 蜀軍必須出奇制勝 才有希望, 他北伐時卻不採用魏延的奇計, 可見他過度謹慎,不肯冒險」 基本上魏延的子午谷之計成功率不大, 而諸葛亮的「平取隴加」, 「坦途直出」之法, 跟魏延的「子午偷襲」皆是「出奇制勝」的戰略。魏延之計, 雖然能夠直取關中, 但如果諸葛亮的援軍在二十天內無法到達, 或魏軍的鐵騎比諸葛亮快一步到達長安, 魏延便「必死無疑」,出現「秋刀斷水」的情況。 作為蜀國的軍事家兼政治家的諸葛亮, 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戰略是沒可能實現的。 2008-03-12 07:03:33 補充: 有關諸葛亮的戰略兵法, 則有《便宜十六策》, 《兵法二十四篇》 而《將苑》則有不同說法, 部份歷史學家認為《將苑》非諸葛亮之作 《兵法二十四篇》到現時已失傳, 但的確有它的存在。 關於《諸葛氏集目錄》的歷載: 《三國誌.諸葛亮傳》 「諸葛氏集目錄:開府作牧第一 權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計算第五 訓厲第六綜核上第七 綜核下第八 雜言上第九雜言第十 貴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傳運第十三 與孫權書第十四與諸葛謹書第十五 與孟達書第十六 廢李平第十七 法檢上第十八法檢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軍令上第二十二軍令中第二十三 軍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,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。」 2008-03-12 07:03:39 補充: 《便宜十六策》 http://bbs.moninet.com.tw/board/topic.cgi?forum=87&topic=67 《將苑》 http://www.survivalgame.org.hk/data/mat/arm/arm13.html

其他解答:

草船借箭: 三國演義中,因周瑜想設下陷阱來圖謀諸葛亮的性命! 於是給了他十天的時間造出十萬枝箭,不過諸葛武侯卻定下軍令狀,說三天便可辦成! 到了第三天的夜裡,武侯和東吳的魯肅一同在二十艘小船上,並在船上綁上草人數十個,命人將船駛自曹的營地!接近時就命人大聲叫喊,時,江面上大霧,曹軍守兵不敢冒然出兵迎擊,只有放箭!不一會功夫草人身上都是箭!就這麼進帳了十萬枝箭,而且還有剩哦!當要收兵回營時,武侯又命士兵大喊“謝謝曹公賜箭“,讓曹操又氣又恨了! 草船借箭的成功,在於天時、地利,武侯算準了當天江面會有大霧,且曹兵因不擅水戰而不敢冒然出兵迎擊,只有放箭! 空城計: 讀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“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”,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這個故事。 什麼是空城計?——“虛者虛之,疑中生疑;剛柔之際,奇而復奇” 空城計就是一種心理戰術。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,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,就是所謂“虛者虛之”。敵方產生懷疑,更會猶豫不前,就是所謂“疑中生疑”。敵人怕城內有埋伏,怕陷進埋伏圈內。但這是懸而又懸的“險策”。使用此計的關鍵,是要清楚地了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。 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,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。 諸葛亮的故事-----鞠躬盡瘁 「鞠躬盡瘁」表示做事小心謹慎,貢獻全部精力。「鞠躬」,表示恭敬謹慎;「盡瘁」,是竭盡勞苦的意思。 這句話出自諸葛亮《後出師表》:「臣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」表明他會盡自己的能力,全心全意為蜀國做事,到死才停止。 東漢末年,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,面對很多困難。為了應付強大的曹操,他到江東說服孫權,聯合抗曹。劉備死後,他承受着曹操的壓力,拒絕成為魏國的附屬。劉備的兒子劉禪昏庸無能,但諸葛亮仍然盡力幫助他。 他責任心強,國家大小事情都親自處理。除了負責蜀國的軍事和政治外,他還組織興建橋樑、道路、水利等工程,注意養蠶、織錦、煮鹽、冶鐵等生產,又設計監製木牛、流馬、連弩等器械。 他夜以繼日地工作,很少休息。魏國的將領司馬懿對將士們說:「諸葛亮吃得很少,工作卻又煩又多,怎能活得長久呢?」 結果諸葛亮積勞成疾,最後死於軍中。臨死前,他還想着怎樣退軍和選擇適合的人接替自己呢!|||||除了四樓的 其他都是白痴 中國歷史的書較出名有二十四史 三樓白痴自作聰明以為只有史記是真 草船借射是假的 歷史上只有孫權「受箭」,卻沒有孔明借箭。那是建安十八年,曹操起兵主進攻東吳,正在兩軍隔江相持之際,孫權坐著一條大船來觀察曹軍的動靜。據《三國志吳主傳》引《魏略》說:「權乘大船來觀軍,(曹)公使弓弩亂發,箭其船,船偏重將覆,權因回船,復以一面受箭,箭均船平,乃還。」孫權起初料不到會中了這許多箭,弄得船要傾側,他只是急中生智,設法令船得到平衡 而空城計呢 歷史上真的有空城計.空城計並非虛構.但用計者並非諸葛武侯 而是趙雲..... 曹操派張郃攻打巴郡.葭萌敗走後 劉備派黃忠軍團攻取漢中 戰爭初時順遂.夏侯淵戰死.定軍山淪陷 蜀軍的後備軍團趙雲奉命前往增援 黃忠渡水劫糧失敗.遭到圍剿.趙雲率數十騎救援 救出黃忠後退卻.魏軍追殺至寨前.兵士要關上寨門 趙雲下令不准.大開寨門.掩息旗鼓.淨空城寨.並派弓驽手埋伏於壕溝J 曹操親至.見此景象後驚疑不定.不敢進軍 此時趙雲下令弓驽齊出.全軍突擊.曹操下令撤退 這件事是真的.大概也是因為曹操本來就多疑 何況如果這件事是真的話仲達為何不找個神箭手射孔明下來? 空城計才能成功吧!這才是真的空城計~ 三國志.趙雲傳 曹公爭漢中地,運米北山下,數千萬囊。黃忠以為可取,雲兵隨忠取米。忠過期不還,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,迎視忠等。值曹公揚兵大出,雲為公前鋒所擊,方戰,其大眾至,勢偪,遂前突其陳,且鬥且卻。公軍散,已複合,雲陷敵,還趣圍。將張著被創,雲複馳馬還營迎著。公軍追至圍,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,翼欲閉門拒守,而雲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。公軍疑雲有伏兵,引去。雲雷鼓震天,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,公軍驚駭,自相蹂踐,墮漢水中死者甚多。|||||樓上- - 果d只係三國演義 歷史上沒有草船借箭和空城計 只有草船受箭和空營計 不過皆非諸葛亮所為 草船受箭的是孫權: 赤壁之戰時 孫權坐船出外觀察 被曹軍發現 曹軍對其亂箭射擊 孫權的船由於其中一方中箭過多, 船身的重量不平衡,於是命人把船的方向調轉 令船的另一方也受箭,船身重量先變番平衡 冇幾耐隻船亦已經走出左曹軍箭矢的射程... 反觀三國演義,其實如果讀者多加思考, 就會發現草船借箭是完全不可能的, 諸葛亮需要每隻船上面整大約五千個草人, 二十隻船就係20x5000個草人,還有船上的其他物資, 魯肅有可能在短短一至兩天內準備到嗎? 再者,即使魯肅真係準備得到,但係要準備呢d野, 一定需要動用龐大的人力和物力, 魯肅點會有咁大的權力? 而周瑜又邊有可能唔知道呢? 空營計乃趙雲所為: 漢中之戰時 曹操大軍來到趙雲的軍營, 由於當時趙雲身邊的軍隊人數不多, 唔足以對抗人數龐大的曹軍, 趙雲因此心生一計 叫士兵藏起來 軍營大開 曹軍恐有埋伏 於是退兵 諸葛亮一向行事謹慎, 蜀軍跟魏軍在物質與國力上有很大差距, 蜀軍必須出奇制勝 才有希望 他北伐時卻不採用魏延的奇計, 可見他過度謹慎,不肯冒險 又怎會使用諸如空城計等冒莫大風險的妙計呢? 2008-03-09 19:11:22 補充: 樓上 你錯了 史記的確是正史 卻不是唯一的正史 史記只記載由上古傳說至漢武帝時期的事 三國志則是三國時代的正史 史記,漢書,後漢書與三國志合稱(前四史) 史記的作者是西漢時期的人, 怎麼有可能會記載三國的事? 問問專家吧 正史中有記載過的 孫權的草船受箭可見於三國志.吳主傳 (權乘大船來觀軍,公使弓弩亂發,箭著其船,船偏重將覆, 權因回船,復以一面受箭,箭均船平,乃還。) 其中的(權)指的是孫權,(公)指的就是曹操 至於空營計也有記載, 不過我暫時找不到, 去問問專門研究三國歷史的專家吧 2008-03-10 22:00:47 補充: 樓上看來打算以字數來搏取投票- - 諸葛亮的真人真事, 我諗只有三顧草籚是真的, 其他在演義所說的家喻戶曉的事蹟, 幾乎都是假的- -|||||船借箭 (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) “草船借箭”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運用智謀,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。 這個成語來源於《三國演義》,用奇謀孔明借箭。 三國時期,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,孫權、劉備聯合抗曹。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,智勇雙全,可是心胸狹窄,很妒忌諸葛亮(字孔明)的才幹。因水中交戰需要箭,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,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,還願立下軍令狀,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。周瑜想,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,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。於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,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。 魯肅見了諸葛亮。諸葛亮說:“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。希望你能借給我20只船,每只船上30個軍士,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來,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,排在船兩邊。不過,這事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。” 魯肅答應了,並按諸葛亮的要求把東西準備齊全。兩天過去了,不見一點動靜,到第三天四更時候,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,說是一起去取箭。魯肅很納悶。 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。那天江上大霧迷漫,對面都看不見人。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,諸葛亮命船一字兒擺開,叫士兵擂鼓呐喊。 曹操以爲對方來進攻,又因霧大怕中埋伏,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,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把子上。過了一會,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,讓另一面受箭。 太陽出來了,霧要散了,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。這時船的兩邊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,每只船上至少五、六千支,總共超過了十萬支。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,周瑜感歎地說:“諸葛亮神機妙算,我不如他。” 空城計 係三國演演..羅貫中寫出來的..正史好似沒有記載... 發明佢可能係羅貫中吧 城計故事見於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於是,諸葛亮傳令,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,士兵原地不動, 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,立即斬首。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, 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,灑水掃街。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 ,戴上高高的綸巾,領著兩個小書僮,帶上一張琴, 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,燃起香,然後慢慢彈起琴來, 完全擺出一副悠閑自信的樣子,面對千軍萬馬,絲毫不將擔心的樣子 顯露出來 司馬懿:亮平生謹慎不會弄險,今城門大開,必有埋伏,我兵若進, 中其計也,汝輩豈知,宜速退! 身為小說兼雜劇作家的羅貫中,也必然受到這一社會潮流的影響,成為這類南遷作家中的一個。 羅貫中外號「湖海散人」,這個稱號就寄寓著漫遊江湖、浪跡天涯的意味。 諸葛亮 姓諸葛! 諸葛亮(181年—234年),字孔明,號臥龍先生,琅琊郡陽都人(今山東省沂南縣)。三國時期蜀國大臣,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、外交家。 2008-03-09 17:14:24 補充: 樓下 請不要被 三國志感染 空營計 正史沒有記載 空營計乃趙雲所為 正史沒有記載 草船受箭的是孫權 正史沒有記載 2008-03-09 17:15:31 補充: 史記先係歷史 2008-03-10 09:53:52 補充: 樓下 空營計也有記載ma? 2008-03-10 09:56:09 補充: 生平與功績 181年諸葛亮出生於琅琊郡陽都,家世一千石(即俸祿為一千石糧食)。9歲母親章氏去世。12歲父親諸葛珪去世。由叔父諸葛玄撫養長大。197年叔父去世,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移居南陽郡。地點在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;一說在當時可能屬於南郡的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西。雖從事農業耕種,仍志向遠大,自比管仲、樂毅。後與徐庶,崔州平、孟公威、石廣元等交好俱游學,曾求學於司馬徽、龐德公等當時名士,並娶名士黃承彥之女為妻。 2008-03-10 09:56:55 補充: 207年劉備三顧茅廬,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,即著名的「隆中對」,旋即出山輔助劉備。後來羅貫中將這一事實加以藝術描寫,遂成為儒家傳統社會君臣相得的典範。諸葛亮進入劉備陣營後,被派往東吳,負責聯吳抗曹,並最終成功促進孫劉聯盟建立。使得赤壁之戰中,劉備協助孫權大敗曹操軍,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。赤壁之戰後,協助劉備平定荊南。後劉備入蜀,諸葛亮坐鎮荊州。但龐統的身亡使得劉備調諸葛亮入蜀,改命關羽負責荊州防務。 2008-03-10 09:57:32 補充: 葛亮在川期間,主要依靠從荊州帶來的舊屬,同時注意籠絡原來劉璋部下和益州豪強大族。對出身貧寒而有才幹的士人,也大力拔擢,被稱讚為能盡時人之器用。他法令嚴明,賞罰必信,推行屯田政策,改善民族關係。221年劉備稱帝,建立蜀漢,諸葛亮受任丞相、錄尚書事。223年(章武三年),劉備病篤,臨終托孤於諸葛亮。劉禪繼位,他以丞相輔政,又領益州牧,封武鄉侯。對於諸葛亮何時當政有爭議。有人認為劉備一直十分看重諸葛亮,一直委以重任。另外有些人認為直到劉備去世,諸葛亮才實權推行自己的主張。 2008-03-10 09:57:51 補充: 諸葛亮主政後,先重建孫劉聯盟,建興三年(225年)蜀漢南部的南中地區(即今雲南、貴州和四川的南部)少數民族在孟獲率領發動叛亂。諸葛亮即親率大軍,深入不毛,採取參軍馬謖建議,以攻心為主,打擊為首分子,盡量爭取當地上層大姓和民眾支持,有的被起用為地方長官。一年多後,這些地區的統治得以穩固,為後來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。 2008-03-10 09:58:10 補充: 建興六年(228年)春,諸葛亮率領大軍出漢中,開始第一次北伐。參軍馬謖極受器重,北伐中馬謖為先鋒,違反節度,為張郃所敗,亮流涕處死,並以用人失察自請貶官。建興十二年(234年)諸葛亮於第五次北伐魏國中病故於五丈原,享年54歲,歸葬定軍山。 諸葛亮還發明了孔明燈、手推車(木牛流馬)和改良連弩,能同時發射十箭。傳說中他還於南征時發明了包子以代替祭祀用的人頭。 2008-03-10 09:59:22 補充: [編輯] 武侯祠 諸葛亮死後由多個地方修建武侯祠紀念武鄉侯諸葛亮。全中國目前尚保存九處武侯祠,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川成都、河南南陽、陝西漢中市勉縣、漢中市城固縣武侯祠。 [編輯] 世俗文化中的諸葛亮 由於其本身的智慧和《三國演義》一書的渲染與宣揚,諸葛亮在民間成為智慧的化身。他的隆中對、火燒博望、火燒新野、舌戰群儒、草船借箭、借東風、火燒赤壁、三氣周瑜、七擒孟獲、六出祁山(揮淚斬馬謖、空城計)等故事家喻戶曉。 現有「事後諸葛亮」一說,意思是事後聰明;「三個臭皮匠、頂個諸葛亮」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。 2008-03-10 09:59:48 補充: [編輯] 諸葛亮的扮演者 在各種地方戲劇中不計其數的人扮演過諸葛亮。其中比較著名的有: 京劇老生馬連良 李法增在電視連續劇《諸葛亮》中扮演諸葛亮。 唐國強在電視連續劇《三國演義》中扮演諸葛亮。 2008-03-10 09:59:56 補充: [編輯] 著作 西晉陳壽撰《諸葛亮集》二十四篇,十萬四千多字。 明王士騏撰《武侯全書》 清張澍撰《諸葛忠武侯文集》 《隆中對》 《悼周瑜》(亮本傳及瑜本傳未見,唯演義有載,恐非亮作,當為羅貫中之藝術添加) 《前出師表》 《後出師表》(《後出師表》疑為後人偽作,陶元珍所著魏晉史叢考的第一篇《世傳諸葛亮後出師表辨證》(全文)加以考證。) 《誡子書》 《誡外甥書》 《將苑》(又名心書,多數學者認為非諸葛亮所作,多為後人托諸葛之名而作) 《馬前課》(絕非諸葛亮著作) 《便宜十六策》|||||草船借箭&空城計都唔係出於諸葛亮都係羅貫中(寫三國演義個條友)三國志先係真的歷史書,三國演義係本小說我最初都誤信為真|||||Yes.It has.真的有草船借箭&空城計13413D6BADCE0D57
arrow
arrow

    thhzpv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